火火体育头条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篮球

文章内容

2021年为什么没有季军赛_为什么欧洲杯没有季金

tamoadmin 2024-07-25
1.西班牙国家队7号球员信息2.有没有足球历史巨星的详细介绍3.曾有人问世界最佳边后卫是谁?最佳答案是:要先取决拉姆踢哪边4.看足球比赛,对身体有危害吗?足球运

1.西班牙国家队7号球员信息

2.有没有足球历史巨星的详细介绍

3.曾有人问世界最佳边后卫是谁?最佳答案是:要先取决拉姆踢哪边

4.看足球比赛,对身体有危害吗?

2021年为什么没有季军赛_为什么欧洲杯没有季金

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源远流长。最早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蹴鞠”,后来经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发展成现代足球。所以说,足球的故乡是中国。据说,希腊人和罗马人在中世纪以前就已经从事一种足球游戏了。他们在一个长方形场地上,将球放在中间的白线上,用脚把球踢滚到对方场地上,当时称这种游戏为“哈巴斯托姆”。而现代足球起源地是在英国,是来源于12世纪前后他们和丹麦发生了一场战争,战争结束后英国人看到地上有丹麦士兵的人头,由于英国对丹麦士兵非常痛恨,便踢起了那人头。到19世纪初叶,足球运动在当时欧洲及拉美一些国家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已经相当盛行。直到1848年,足球运动的第一个文字形式的规则《剑桥规则》诞生了。

所谓的《剑桥规则》,即是在19世纪早期的英国伦敦,牛津和剑桥之间进行比赛时制定的一些规则。当时每队有11个人进行比赛。因为当时在学校里每套宿舍住有十个学生和一位教师,因此他们就每方11人进行宿舍与宿舍之间的比赛,现在的11人足球比赛就是从那时开始的。1863年10月26日,英国足球协会在英伦召开了现代足球史上十分重要的会议。比赛归程草拟出来,但有些条文却离今天的规则相距甚远。比如当时有这样一条:当球从球门柱之间进入或在上面的空间越过,不论高度如何,只要不是被手扔、击、运进去的,都算赢一球。那时球员的位置与阵形也不同于今天:每队一名守门员、一名后卫、一名前卫和八名前锋。制定规则不久,阵形有所改变:一名守门员、两名后卫、三名前卫和五名前锋。所以上场比赛的队员就是十一人了。

然而众多的资料表明,中国古代足球的出现比欧洲更早,历史更为悠久。我国古代足球称为“蹴鞠”或“蹋鞠”, “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球名。“蹴鞠”一词最早记载在《史记匪涨亓写》里,汉代刘向《别录》和唐人颜师曾为《汉书·枚乘传》均有记载。到了唐宋时期,“蹴鞠”活动已十分盛行 ,成为宫廷之中的高雅活动。1958年7月,国际足联现任阿维兰热博士来中国时曾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当然,由于封建社会的局限,中国古代的蹴鞠活动最终没有发展成为以“公平竞争”为原则的现代足球运动。这个质的飞跃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完成的。

汉代蹴鞠

汉唐两代是中国古代足球发展最兴盛的时期,发展成直接对抗的竞赛。到了唐朝(公元六一八至九○七年),蹴鞠所用的皮球,由内填毛发改为由人用嘴吹气,同时用两个球门代替“鞠室”。至宋代(公元九六○至一二七九年),蹴鞠更发展了双球门及单球门的竞赛,还有称作齐云社或圆社的球会组织出现,而且所用皮球由人用嘴吹气,发展到用气筒打气,愈来愈接近现代足球。

汉代蹴鞠是训练士兵的手段,制定了较为完备的体制。如专门设置了球场,规定为东西方向的长方形,两端各设六个对称的“鞠域”也称“鞠室”,各由一人把守。场地四周设有围墙。比赛分为两队,互有攻守,以踢进对方鞠室的次数决定胜负。

经过汉代的初步流行,唐宋时期蹴鞠活动达到高潮,甚至出现了按照场上位置分工的踢法。唐代蹴鞠已有多种方式,有比赛巅球次数的“打鞠”,有场地中间挂网、类似网式足球的“白打”,有多人参与拼抢的“跃鞠”,还有了设立球门的比赛,这种方式每队有一定人数和固定位置,规定队员只能在自己的位置上踢,不能移动。

2004年初,国际足联确认足球起源于中国,“蹴鞠”是有史料记载的最早足球活动。《战国策》和《史记》是最早记录蹴鞠的文献典籍,前者描述了23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现山东淄博)流行蹴鞠活动,后者则记载,蹴鞠是当时训练士兵、考察兵将体格的方式(“蹹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

宋前蹴鞠简况

“蹴鞠”一词,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淄:"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蹋”即“蹴”,踢的意思。“鞠”,球,即古代的足球。汉代的《西京杂记》、《盐铁论》、《蹴鞠新书》、《刘向别录》中都有关于蹴鞠的记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蹴鞠之习依旧流行未衰。唐代时,蹴鞠仍是一项很普遍的运动,杜甫有诗曰:“十年瞰鞠将雏远,万里秋千风俗同”。但是,却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有三:

(1)有了充气的球:《宋朝事实类苑》中载:“颜师古注霍去病芽域踢鞠云:‘鞠以皮为之,实以毛,蹴蹋而戏也。’颜谓鞠乃如此,至晚唐己不同矣。”徐坚《初学记》:“今蹴鞠曰戏毬。古用毛纤结之,今用皮,以胞为里嘘气闭而蹴之。”

(2)设立了球门:《文献通考》“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二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岂非时鞠之变欤?”

(3)踢法多样:双球门踢法:唐人仲无颜《气球赋》中有记载。单球门踢法:从《蹴鞠图谱》中可窥一斑。无球门踢法:一人或几个人单独踢,称为打鞠;二人对踢叫白打;三人以上共踢称为场户,如三人场户、四人场户。

足球的历史

公元前307年,也就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改革,推行“胡服骑射”,赵国人学会了骑马射箭。赵王经常带着其亲信骑着马出城闲逛,好不威风。一日,来到一树林,看到林中有野兔数只,国王金口一开,“抓活的”,遂兵分四路,合而逮之,不想惊吓之中,野兔横冲直窜,从马群的平缝中纷纷逃去,一无所获,众人摇头叹着。一谋士突然眼前一亮,上前献计“大王,这种围猪很有趣,我们不妨用球代替兔子,不出宫门便可天天玩之。”“好主意”赵王大加赞赏“这件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于是,足球运动便在中国诞生了。但当时还属于骑在马上运动,称之为“蹴鞠”。

到了汉代,有了专供比赛的足球场,称之为“鞠城”,鞠城为长方形,两端各有6个鞠室,呈月洞形,互相对称,场地四周有围墙。唐代是蹴鞠活动的昌盛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有了很展,而且足球运动开始对外出口,首先登陆的地方的英国。

蹴鞠本是作为一项完整的产品对外出口,便由于当时交通不发达,交通工具十分落后,经过数月的长途跋涉,蹴鞠在到达英国时,马匹已经累死,只剩下一个球了。但就是这样一个球,英国仍视之为珍宝,只限为王室的专有活动,禁止民间享受这种活动。

11世纪,丹麦人入侵英格兰。一天,英格兰人在挖战场时,偶然挖出了几个丹麦人的头骨。想起丹麦人入侵的罪恶,这些英格兰人极为愤怒,他们抬脚的冲着骷髅头踢去,解愤之余,又颇觉有踢足球的乐趣。于是,挖战场的英格兰人越来越多的参加了这个踢“球”的行列。这种爱国行为打动了英国国王,为了奖励人民,英国国王下令王室足球对民间开放。很快,足球运动在民间传播开来,成为流行的体育活动。

12世纪初,英国开始有了足球赛。比赛是活动,一年两次,一般在两个城市之间举行。主持人把球往空中一抛,比赛就算开始。双方就会一捆而上,大叫大喊,又踢又抱,哪一方能将球踢进对方的闹市区,哪一方就算胜利。如果球中途窜入居民屋里,运动员也就一窝蜂的冲进去乱打乱踢,常常把屋里的东西砸得稀巴烂,房主只好自叹倒霉。路上行人碰到球滚来,就会遭受一场飞来的横祸。因此在当时,球赛一来,人们就得躲避灾难,关门闭户,一直到球赛结束,才恢复正常。这样的球赛遭到市民的强烈反对,英国便下了一道禁令:规定足球比赛要在空地上进行,进入闹市区者重罚,于是就出现了专门的足球场。

1863年10月26日,在伦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足球运动组织——英格兰足球协会,并统一了规则,现代足球运动正式确立。

中国古代把脚踢球叫“蹴鞠”。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蹴鞠游戏。西汉时修建有“鞠城”,专供竞赛之用。唐代是蹴鞠活动的昌盛时期,出现了用灌气的球代替了过去用毛发之物填充的球,称为“气毯”,并用球门代替了鞠室。而在西方,公元10世纪以后,法国、意大利、英国等一些国家有了足球游戏。到15世纪末有了“足球”之称,后逐渐发展成现代的足球运动。1863年10月26日,英国人在伦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足球运动组织——英国足球协会,并统一了足球规则,人们称这一天为现代足球的诞生日。这次制定的足球规则共14条,它是现今足球规则的基础。从1900年的第2届奥运会开始,足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但它不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1904年5月21日,国际足联在巴黎成立。1930年起,每4年举办一次世界足球锦标赛(又称世界杯足球赛),比赛取消了对职业运动员的限制。从此,现代足球运动日益发展。

传说在11世纪,英格兰与丹麦之间有过一场战争,战争结束 后,英国人在清理战争废墟时发现一个丹麦入侵者的头骨,出于愤恨,他们便用脚去踢这个头骨,一群小孩见了便也来踢,不过他们发现头骨踢起来脚痛,于是用牛膀胱吹气来代替它——这就是现代足球的诞生。

在中世纪的英国,足球以成为许多年轻人所热衷的一项活动。 他们在狭窄的街道上追逐皮球,经常将皮球踢到街边人家的窗子 上。于是英国国王不得不下令禁止踢足球。从12世纪到16世纪, 英国国王先后四次发布过“足球禁令”。不过,由于足球运动的特殊魅力,禁令也未能使它夭折。

1835年,在英国设菲尔德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足球俱乐部。 1863年,在英国又成立了第一个足球协会。从此,有组织的、在一定规则约束下的足球运动开始从英国传遍欧洲,传遍世界。在19世纪末,足球运动在西欧国家已相当普及。在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就将足球列为比赛项目之一,结果丹麦队以9:0 战胜希腊队,成为奥运会足球比赛的第一个冠军。

1904年,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瑞典和瑞士七个国家的足球协会在法国成立了国际足球联合会,并推选法国人盖兰为第一任国际足联。

西班牙国家队7号球员信息

作为巴萨的球迷今天我们不评战术,不论胜败,不谈历史。我今天要说的是一种Spirit!一种永恒的—巴萨精神!一种足以横扫千军,纵横古今,让其他豪门汗颜得巴萨精神。

他不像那样热衷于收购擅于作秀的球星,因为他明白球场上最终靠的还是实力。

他不像切尔西那样纠缠于裁判的执法公正性,因为他清楚光明磊落之下赢球靠自己。

他是众多豪门中在球衣的胸前仍未挂上赞助商名字的球队,因为他希望能保留足球的最后一块净土。能为世界作点什么,于是乎便有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公益广告。试问还有那支球队舍得如此?

他从未背弃过自己的风格,即使在联赛中徘徊在中游的艰难岁月里,即使在冠军杯中2:1领先领先切尔西时,他仍然选择进攻,因为他不怕输球,就怕输掉自己的风格。

这就是巴萨的精神。在加泰罗尼亚人的字典里没有“防守足球”这几个字。他们不屑与龟缩防守扯上任何关系,他们宁可壮烈的牺牲,也不愿卑微的残存。无论是领先还是落后,他们从未改变自己的风格,从未背弃自己的信念。几年的浮沉没有让他们妥协,防守足球的大行其道没有使他们胆怯,他们始终如一的坚持自己的足球理念。在他们眼里,胜利固然重要,但在充斥功利色彩的现代足球中,他们还是决定走自己的路,因为他们知道巴萨的精神不可丢。

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有巴萨这种 “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勇气,又有多少人能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情。曾经的才华横溢终因曲高和寡而流于平庸,曾经的满腔抱负终因在现实中的处处碰壁而随波逐流。当人们与自己的信念渐行渐远时,看看巴萨的比赛,也许能让逐渐迷茫的心灵重新找到航行的方向,点亮心中将灭的希望。

也许巴萨的球迷对巴萨的痴心不悔,就源于对巴萨这份精神的艳羡和崇敬,这份很多人年轻时都曾坚持过,但在岁月的沉淀中、在与现实的妥协中慢慢被埋藏起来的精神。

对于已经被生活磨平棱角的人们,喜欢巴萨,欣赏巴萨,因为这能让他们追忆自己曾经的少年壮志,在俗世的尘嚣中让疲惫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小憩。

对于仍然决定坚持自己理想的人们,巴萨的精神让他们在皆醉的众人中觅得知音,在与挫折的斗争中积攒勇气和信心。

然而,无论是选择勇敢的坚持,还是无奈的松手;无论是继续在生活中坚持自己的信念,还是只能在比赛中延续自己的执著。对于喜欢巴萨的人来说,至少巴萨的精神在他们心底深处从未消失过。

因此,看巴萨的比赛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再去考究比赛的胜负,那真的不重要!

有没有足球历史巨星的详细介绍

姓  名:比利亚

国  籍:西班牙

俱 乐 部:瓦伦西亚

效力联赛:西甲

生  日:1981-12-3

身  高:175cm

体  重:69kg

位  置:前锋

大卫-比利亚-桑切斯出生于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大区的图伊拉,他的父亲是一位矿工,小时候的比利亚家境并不富裕。贪玩的比利亚有一次和小伙伴们一起到危险的工地去玩,结果摔断了自己右腿,好在后来他的伤腿完全复原了,不然的话我们可能就看不到这位超级射手的风了。  比利亚在当地的希洪竞技队开始了自己的足球生涯,在这家西乙俱乐部,他贡献了38粒进球。  2003年加入萨拉戈萨队,在他到球队的第一个赛季就获得了国王杯,在决赛对的比赛中射入一粒点球。  带着两个赛季中为萨拉戈萨一共打入32粒联赛进球的成绩,比利亚来到瓦伦西亚队。在他在瓦伦西亚西甲的首场比赛中,比利亚一共有25次射门。  在2006世界杯时,取代了劳尔?6?1冈萨雷斯在国家队中的位置,在首场对乌克兰的比赛中打入两球,之后在对法国的比赛中打入一粒点球。  在2008年预选赛中的前七场比赛中,比利亚共打入6球。在2008年3月对意大利的友谊赛中打入比赛唯一进球,使得自己的30场国际比赛中的进球数达到14个。2007-2008赛季,代表瓦伦西亚夺得冠军杯。  成名后的比利亚也非常低调,他不喜欢把自己足球以外的生活也暴露在聚光灯下。2003年,比利亚与和自己青梅竹马的女友帕特里希娅完婚,帕特里希娅早年也是一位女足运动员。2005年12月,他们的儿子贾伊达降生,比利亚把爱子的名字印在了自己的球鞋上;2009年8月,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到来,这一次是个女儿,比利亚的两只球鞋上从此印上了两个不同的名字。另外,比利亚还曾为著名足球游戏FIFA2007担任过形象代言人。  球场之外的比利亚非常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2008年圣诞节前他和他的队友大卫-席尔瓦、巴拉哈、日基奇、马杜罗一起去了巴伦西亚当地的意甲孤儿院,与孩子们共度圣诞节。此后他又与F1明星阿隆索、同行卡索拉、马塔以及公路自行车有萨穆埃尔-桑切斯一起成了奥维多慈善基金会,用于帮助患病的儿童。  因为小的时候身材不高但比较敦实,比利亚得到“葫芦”这样一个绰号,这是阿斯图里亚斯区戏谑小孩的一种流行词汇,没想到是的这个绰号却一直跟随着比利亚长大。而这个绰号到了中国球迷的嘴里,就成了更亲切和具备对其能力赞许味道的“葫芦娃”。  技术特点:  比利亚射术精湛,尤其是从禁区外向内突破的一下威力十足,整个前场30米区域都是他的“势力范围”。他具有西班牙球员脚法细腻的特点,传球虽不是主项,但同样不差。比利亚的盘带重心很低,对手很难直接从他脚下断球,职业生涯初期作为一名边锋球员,比利亚的速度也非常之快,只有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才会使用他的头完成攻门,不过虽然身材不高,但他的头球技术还是说得过去的。  俱乐部生涯:  1999年,18岁的比利亚来到阿斯图里亚斯区最大的足球俱乐部奥维多队接受试训,然而奥维多青年队的教练看了他几场比赛后认为这个“小胖子”不会有什么前途,没有与比利亚签约。童年,比利亚加盟了阿斯图里亚斯区的另一支球队希洪竞技队,这里是他儿时偶像、五次西班牙联赛最佳射手得主奎尼效力过的地方。  2001年,比利亚开始以主力前锋的身份征战西乙联赛,两个赛季共为希洪竞技队打进40个联赛进球。2003年夏天,刚刚升入西甲联赛的萨拉戈萨队看中了比利亚,以300万欧元的转会费将他带到了甲级联赛赛场。在西甲的第一个赛季,比利亚出场36次打进18球,西班牙杯决赛中比利亚的进球帮助萨拉戈萨击败了西甲巨人马德里,这也是比利亚本人收获的第一个大赛冠军头衔。  2005年夏天,比利亚以1200万欧元的身价转会加盟瓦伦西亚队。9月21日,比利亚用臀部把巴萨门将巴尔德斯的解围球直接挡进了对手大门;10月23日,他打进致胜进球帮助巴伦西亚客场击败马德里;2006年2月12日,又是他的进球帮助巴西利亚主场1比0力克巴塞罗那,巨人杀手、绝杀王的头衔纷纷被媒体冠在他的头上。  此后的几个赛季,比利亚在巴伦西亚一直保持着非常稳定的进球率(截至2009年12月各项赛季共出场189次进球116个)。五次西甲联赛最佳射手,前希洪竞技队举行奎尼表示:现在的比利亚是个现象级球员,他是全欧洲最佳前锋。  国脚生涯:  2005年2月9日,24岁的比利亚才第一次代表西班牙国家队出场比赛,当时西班牙队5比0大胜圣马力诺队。随后在与斯洛伐克的世界杯预选赛中,比利亚打进了他的国家队处子进球,帮助西班牙队1比1战平对手。  比利亚随西班牙队征战了2006年世界杯和2008年欧锦赛,2006年世界杯上他打进三球不过西班牙队在1/8决赛中被法国队淘汰出局;2008年上,尽管决赛因伤没能出场,比利亚还是以四粒进球的成绩获得金靴奖,西班牙队也时隔44年之后再次捧得。  在国家队主教练博斯克看来,比利亚是全世界最好的得分手,博斯克说:“我们拥有的比利亚比巴西的卡卡和葡萄牙的C罗更优秀!”到2009年12月为止,比利亚共为西班牙队出场54次打进36球,在西班牙国家队历史总射手榜上排名第二,仅次于打进44球的劳尔,劳尔用了101场比赛完成了44个进球,而比利亚的进球率显然要比劳尔高得多。目前世界杯进球5个

曾有人问世界最佳边后卫是谁?最佳答案是:要先取决拉姆踢哪边

克鲁伊夫档案

JOHAN CRUYFF

约翰·克鲁伊夫

生日 1947-04-25

身高 176cm

位置 FW

号码 14

绰号 荷兰飞人

1964-13 阿贾克斯

13-18 巴塞罗纳

18 美国纽约宇宙

18 美国洛杉矶阿兹特克斯

18-1981 美国华盛顿外交家

1981 西班牙UD莱文特俱乐部

1981-1983 阿贾克斯

1983-1985 费耶诺德

8次荷甲联赛冠军

2次杯赛冠军

11、12、13 欧洲冠军杯冠军

1969 欧洲冠军杯亚军

12,13欧洲俱乐部超级杯赛冠军

19,1982 西甲冠军

14 世界杯亚军

1988 世界最佳教练

5次荷兰足球先生

3次欧洲足球先生

1999年“最伟大的欧洲球员”(国际足联历史与统计委员会评选)

克鲁伊夫(Johan Gruyff,1947-)约翰·克鲁伊夫1947年4月25日出生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一个贫民区。早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幼年在卖报之余勤辆足球。

9岁如阿贾克斯俱乐部少年队。1963年,16岁的克鲁伊夫正式加盟阿贾克食俱乐部,成为年轻的职业球员,并很快成为球队的核心。克鲁伊夫的成功,在于他主创了全功全守的“核战术”,并依靠这一战术打法使阿贾克斯队迅速崛起,为荷兰足球赢得了荣誉,而且掀起了世界足球的第三次革命。克鲁伊夫是这一战术阵型的核心。他头脑冷静,技术全面,精力充沛,斗志旺盛,满场飞奔,奔跑速度快,动作敏捷又如芭蕾般幽雅,尤其擅长远射、带球过人和强行突破射门。

克鲁伊夫取得过许许多多的成绩,在阿贾克斯队效力其期间,为该队夺得7次联赛冠军,2次杯赛冠军,3次欧洲冠军瘪赛冠军(11、12、13),1次冠军杯亚军(1969)和两次欧洲俱乐部超级杯赛冠军(12、13)。

13年以后曾经两次转入西班牙巴塞罗那俱乐部,帮助该队两次夺得全国杯赛冠军和优胜者杯赛冠军(19、1982)。18年赴美国,先后代表纽约宇宙队、洛山矶亚兹特克对和华盛顿迪普洛马兹队踢球,战绩相当不俗。1983年,克鲁伊夫回到荷兰,加盟鹿慝丹费耶诺德队,又带领该队夺得全国甲级联赛冠军。

1968年,克鲁伊夫入选荷兰国家队和青年队。14,克鲁伊夫以队长身份参加了第10届世界杯。表演了“飞人绝技”并且获得亚军。克鲁伊夫世界最佳阵容,并被评选为世界最佳运动员。18年,克鲁伊夫拒绝加入国家队,导致荷兰队又一次在亚军面前止住了脚步。

年5月,克鲁伊夫宣布挂靴。1985年7月出任阿贾克斯俱乐部技术总监,获欧洲优胜者杯冠军。并发现了巨星范·巴斯腾。1988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教练员,同年前往西班牙执教巴塞罗那队,直到19年。在此期间,率领巴萨夺得5次联赛冠军,1次欧洲冠军联赛冠军和一次亚军。1990年获“超级金球奖”克鲁伊夫是20世纪世界足坛数一数二的超级巨星。他曾5次被评为荷兰足球场先生,3次被评为欧洲足球先生,获金球奖。这种荣誉只有后来的普拉帝尼有过。他作为教练员,所展现出来的才华也是超一流的。

------------------

约翰·克鲁伊夫

很少有球员能与象贝利(Pele)、贝肯鲍尔(Beckenbauer)和迭戈·马拉多纳(Diego Maradona)这样的巨星相提并论。尽管没有在国家队级别的比赛中赢得过任何荣誉,并且只代表国家队参加过一次世界杯,但约翰·克鲁伊夫(Johan Cruyff)却无疑可以与这些巨星比肩。凭借他的天赋,这位荷兰足球的人物在现代足球的历史中赢得了无可质疑的声望。

约翰尼斯·亨德里库斯·克鲁伊夫于1947年4月25日生于阿姆斯特丹,那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第二年。由于母亲工作的缘故,他是在阿贾克斯的阿姆斯特丹球场和训练中心长大的。他父亲在约翰12岁那年因心脏病去世。从很小的时候,克鲁伊夫就把他的目光锁定在一件事情上: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他在7岁那年开始了正规的训练,尽管母亲反对,他还是在13岁时便离开了学校并从此专注于体育方面的发展。

教练里努斯·米歇尔斯(Rinus Michels)发现了这个身体瘦弱的年轻天才,并为他专门设计了训练科目以提高他那脆弱的身体素质,使之能经受未来严酷的职业生涯。克鲁伊夫很快在阿贾克斯的主力阵容中赢得了位置。1966年,在他19岁的时候,赢得了他总共九次荷兰联赛冠军中的第一次。

凭借出神入化的脚下功夫,从不畏惧对方阻截,幽雅而高超的球技使克鲁伊夫很快成为国际足坛的焦点。他集进攻组织者、最后一击的传球手和门前杀手于一身,他的传球能力几乎是空前绝后的。

他在球场下也是一个领袖人物,自信而固执,从来不会因为怕树敌而放弃自己的意见。但结果并每次都如他所愿,12年,在阿贾克斯队友13-3的投票后,他被免去了队长的职务。在访中表现的傲慢自大也常成为他被谴责的原因,“我想不会有那么一天,你提到克鲁伊夫而人们不知道你在谈论什么。”或“我犯错误之前,根本不会犯错误”等话都出自于他的嘴里。

克鲁伊夫讲话介于诚实与狂妄之间,语言使用也十分微妙。他发表长篇讲话时迂回式的思维逻辑也非常著名,他总是在总结时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而把挫折感留给了他的对手。一个著名的专栏评论家这样评价他的语言就像“纯粹的散文”。他的话在荷兰还被收入到书里出版,并且在管理研讨会上被使用。

对于一个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来说,克鲁伊夫的国际比赛生涯很短暂。他第一次代表荷兰国家队出场是1966年9月对匈牙利队的比赛,到17年10月他最后一次帮助荷兰队获得参加18年阿根廷世界杯的资格为止,他一共为“橙衣军团”参加了48场比赛。最后期间他只是在有重要比赛的时候才会被国家队召入。

克鲁伊夫在国际比赛中取得的最大成就是在德国参加14年FIFA 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比赛。荷兰队在赛前并不被人们看好,勉强跻身决赛圈。球员也不适应教练里努斯·米歇尔斯的战术。这支充满神奇色彩的球队在第一轮比赛结束后就被全世界的媒体一致认定为最有希望获得冠军的球队。

这就是克鲁伊夫创立的全攻全守的足球风格。尽管他在场上的位置是中锋,但他在球场上无处不在,给对手以很大的打击。其他的球员则根据场上的变化有规律的进行移动和换位,球队这样的战术使整体队形保持完整,但在同一位置上的球员却经常变换。这是足球理念的革命,它带给世界足坛一场全新的风暴。

这就是荷兰队和克鲁伊夫所呈现给我们的。在第二轮比赛中,“大师”自己也有了进球,在以4-0横扫阿根廷队的比赛中他打进了自己在世界杯赛中的头两个球,这也被认为是荷兰队在本届杯赛中打的最好的一场比赛。在随后与东德队的比赛中他们的势头有所减缓,以2-0获胜。第二轮小组赛最后一场比赛由荷兰队对阵巴西队,这实际上也是真正的半决赛。在一场粗野的比赛结束后,荷兰队艰难的以2-0过关。克鲁伊夫打进了荷兰队的第二个进球,这也是他在国际比赛中打得最好的比赛之一。进球发生在比赛进行到65分钟的时候,克鲁伊夫在中路接到克洛尔(Krol)的传球,躲过莱奥(Leao)的防守凌空抽射,将球打进了球门的左下角。

克鲁伊夫的杰出表演在决赛中再一次上演,那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局。克鲁伊夫在中圈开球,经过荷兰队球员的14脚传球后,克鲁伊夫得球突然前插,甩开防守他的福格茨(Vogts),在禁区内被霍内斯(Hoeness)拌倒。内斯肯斯(Neeskens)将因此得到的点球罚进,而在此之前德国队的队员还没有碰到过球。然而荷兰队没能保持住他们的领先优势,却使德国队重新找回比赛的感觉。东道主利用点球将扳平,上半场结束前两分钟由格尔德·穆勒(Gerd Mueller)将超出。在下半场的比赛中,荷兰队再没有机会敲开由塞普·迈耶尔(Sepp Maier)把守的球门,并最终与冠军失之交臂。克鲁伊夫所获得的最佳球员称号也只能勉强成为一种安慰。

在德国世界杯期间,克鲁伊夫就已经宣布他将不再参加下一届阿根廷世界杯,主要是因为他不想如此长时间的离开家。这个原因以及与荷兰足协的一系列争吵使克鲁伊夫过早结束了国家队生涯。

然而,克鲁伊夫在俱乐部就表现得更为优异。在11年至13年,他随阿贾克斯队连续三年获得欧洲冠军杯冠军。13年他转会到了西班牙的巴塞罗那队,并在当年获得了联赛冠军。他于18年宣布退役,19年复出加盟美国职业足球联盟。他在美国踢了两个赛季,在他1981年重返阿姆斯特丹阿贾克斯队前又为西班牙乙级队莱文特队踢了不到12场比赛。1983年他转会到了阿贾克斯队的主要对手鹿特丹费耶诺德队,在那里他作为球员为新球队夺得了国内的双冠王。在他35岁以后,克鲁伊夫仍然令人惊讶的踢出了他职业生涯中最好的一些比赛,同时在1983年和年被评为荷兰足球先生。这个荷兰历史上的最佳球员在年再一次、也是最终挂靴了。

尽管克鲁伊夫没有正式的教练资格,但他还是在1985-86赛季开始的时候成为了阿贾克斯队的技术总监。事实上,在1980年的时候他就流露出了要做教练的意图,那时正是美国职业联盟休赛阶段,他回到荷兰阿贾克斯队训练。在一场荷兰联赛中,他走下看台主动向阿贾克斯队主教练莱奥·本哈克(Leo Beenhakker)提供建议。阿贾克斯队当时以1-3落后于FC特温特队,但最终以5-3取得了胜利。尽管在指导阿贾克斯队三年后因俱乐部内部的反对而离开,但他还是帮助阿贾克斯队获得了1987年的欧洲优胜者杯冠军。同时还培养了年轻的天才球星,如丹尼斯·博格坎普(Dennis Bergkamp)、阿隆·温特(Aaron Winter)、布赖恩·罗伊(Brian Roy)和维茨格(Witschge)兄弟——罗伯和里查德 ,他们最终都成为了多才多艺的球星。

和他在做球员时的经历一样,克鲁伊夫离开阿贾克斯后来到了巴塞罗那,在那里他兼任了主教练和技术总监的职位。他重建了球队,赶走了多达12名的球员,包括德国的贝兰德·舒斯特尔(Bernd Schuster),他还花了1500万美元来购买新球星。很快,他建立了另一支风格鲜明的欧洲顶级球队,赢得了欧洲优胜者杯、欧洲冠军杯、西班牙国王杯和连续四次的联赛冠军(1991-1994),在西班牙他们被称为“梦之队”。

克鲁伊夫所建立起来的光辉纪录使他无可质疑的成为俱乐部球场上的国王,他所担负工作的时间要远长于他的前辈们。他还差一点作为教练重返世界杯,但他与荷兰足协的谈判在最后一刻破裂,使他没能率领“橙衣军团”出现在1994年的世界杯上。

在为巴塞罗那俱乐部工作了8年后,约翰·克鲁伊夫于1996年第二次与他们分手。克鲁伊夫因为在1991年做了搭桥手术和19年的心脏病复发而不得不戒了烟,并发誓绝不再担任教练的职务,就像他希望的那样,他坚守了自己的誓言——尽管每一次荷兰国家队选择新教练的时候他的名字仍然会被提起,同时他也仍然受到来自诺坎普的尊敬。

在过去的五年里,克鲁伊夫一直在为两件事情而奔忙:一件是约翰·克鲁伊夫基金会,它主要用来帮助伤残的运动员和资助体育医学的研究项目;另一件是约翰·克鲁伊夫国际大学,这个1998年成立的学校主要帮助退役的运动员走上今后谋生的道路。

足球生涯

俱乐部

1964-13: 阿姆斯特丹阿贾克斯 (荷兰)

13-18: 巴塞罗那 (西班牙)

19: 洛杉矶阿兹台克人 (美国)

1980-1981: 华盛顿外交官 (美国)

1981: UD 莱文特 (西班牙)

1981-1983: 阿姆斯特丹阿贾克斯(荷兰)

1983-: 鹿特丹费耶诺德 (荷兰)

俱乐部荣誉:

1966 荷兰联赛冠军

1967 荷兰联赛冠军

1967 荷兰杯冠军

1968 荷兰联赛冠军

10 荷兰联赛冠军

10 荷兰杯冠军

11 荷兰杯冠军

11 欧洲冠军杯冠军

11 欧洲足球先生

12 欧洲冠军杯冠军

12 荷兰联赛冠军

12 荷兰杯冠军

12 世界俱乐部杯冠军

13 荷兰联赛冠军

13 欧洲冠军杯冠军

13 欧洲超级杯冠军

13 欧洲足球先生

14 西班牙联赛冠军

14 欧洲足球先生

18 西班牙国王杯冠军

1982 荷兰联赛冠军

1983 荷兰联赛冠军

1983 荷兰杯冠军

1983 荷兰足球先生

荷兰联赛冠军

荷兰杯冠军

荷兰足球先生

国际比赛荣誉:

48场国际比赛 (33个进球), 33作为队长出场

14德国 FIFA 世界杯: 亚军 世界杯最佳球员

教练生涯:

1985-1988: 阿姆斯特丹阿贾克斯

1988-1996: 巴塞罗那

教练荣誉:

1986 荷兰杯冠军

1987 荷兰杯冠军

1987 欧洲优胜者杯冠军

1989 欧洲优胜者杯冠军

1990 西班牙国王杯冠军

1991 西班牙联赛冠军

1992 西班牙联赛冠军

1992 欧洲冠军杯冠军

1992 欧洲超级杯冠军

1993 西班牙联赛冠军

1994 西班牙联赛冠军

看足球比赛,对身体有危害吗?

在他那表面瘦弱的身体中,始终孕育无尽无穷的力量;在他那看似朴实的技术中,始终闪现无与伦比的智慧;在他那平淡无奇的性格中,始终有着绝不屈服的意志;在他那不善言辞的角色中,始终不变苍天可见的忠诚……曾有人问,有没有能防住罗本的后卫呢?有,但是那个人却在他的身后;还有人问,绿茵场上的最佳边后卫是谁?最佳答案是:这要先取决于拉姆踢哪边。

成长之路:来自慕尼黑的追风少年

1983年11月,拉姆出生于德国慕尼黑的一个足球家庭,自幼在当地小球会盖恩开启足球之路。11岁时,已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的拉姆收到多支球会的邀请,而他最终选择了心仪的拜仁慕尼黑:“拜仁很机智,他们让我在奥林匹克球场63000名观众面前当球童。这是他们扔下的鱼饵,然后我就上钩了。”多年后,拉姆始终未曾忘记那段美丽邂逅。

其实,身高仅有170cm的拉姆在年少时便已显现出在身体条件方面的差距与制约。不过,他从没有任何抱怨与委屈,反而坚持用强于常人的刻苦训练来弥补身体上的不足,由此练就了不屈的精神和娴熟的技术。前拜仁青训主管格兰德(现拜仁一线队助教)曾回忆:“他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好的球员,17年来没有比他更优秀的球员了。”预备队教练老胡梅尔斯则称赞道:“如果拉姆不能在德甲站稳脚跟,那么没有人能。”

2002年11月13日,在作为队长带领拜仁U19队夺得德国青年联赛冠军后,拉姆迎来了职业生涯最重要的时刻——在该季拜仁小组赛末轮迎战朗斯的比赛中,由于球队已遭淘汰,最后时刻换下福伊尔纳拉姆在希斯菲尔德教练麾下完成了拜仁处子秀。“现在上场的是拜仁最年轻球员,他刚迎来19岁生日,他是一名后卫、一名优秀球员、一位前途无量的小将,他叫菲利普-拉姆。”场边解说员在有限时间内极力介绍这位后起之秀,因为拉姆在3分钟后便结束了首次出场。

“那场比赛并不重要,那天慕尼黑甚至有点冷,但是对我而言却是美梦成真的一天。”然而在完成首秀后,拉姆却在竞争激烈的拜仁难获机会。于是,恩师格兰德建议他通过外租锻炼来证明自己。说来或许不信,拉姆在最初寻求外租的日子里居然四处碰壁,很多球会看到他那平凡无奇的小身板后纷纷打了退堂鼓,直至在斯图加特大掀青春风暴的马加特在2003年夏天发现了这块璞玉。

这是拉姆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旅程。在斯图加特一众青年才俊中,当马加特询问拉姆是否曾担任过左边后卫时,或许是太渴望出场机会,拉姆不得不撒了一个小谎。不过正是这个美丽的谎言,让极具球商的拉姆在从未接触过的左后卫位置上一发而不可收。他迅速征服了球迷、征服了球场,也征服了时任德国队主教练沃勒尔,进而在踢了31场德甲比赛后便以主力身份踏上了赛场。

虽然2002年成功晋级世界杯决赛,但是此时的德国战车已经进入青黄不接的阵痛期。2004年,小组出局的德国队再度经历黑暗时刻,但是横空出世的拉姆却让全世界自此记住了自己的名字。他在左边后卫位置上能攻善守、充满智慧,与施魏因斯泰格组成的左路无疑让德国足球看到了希望。首次国际大赛便遭遇小组折戟的经历确实是痛苦的,不过在老大哥的鼓励中拉姆已经感到:回家之路已然宽广。

如同每位离开故土的游子,拜仁始终是拉姆内心深处的归宿。2005年夏天,拉姆不顾斯图加特的挽留、不顾当时身处的病榻,毅然选择回到拜仁怀抱,并在十字韧带伤势恢复后于12月完成了回归首秀。对此,拉姆深怀感情地说:“我回来了!租借的日子里,我一直努力证明自己可以回到这里(拜仁),如今我做到了,我不想再走了。”那个曾经的少年终于在拜仁的 历史 中登场,而这个故事则由此跨越了15年,凝聚了500余场比赛……

经典时刻:神话般夏天,精彩的世界杯首球

来到2006年神话般的夏天,拉姆首度在世界杯赛场展现自己的才华。在揭幕战德国对决哥斯达黎加的比赛第7分钟,从后场闪电般奔袭而至的拉姆接球后迅速摆脱防守球员,一记摧枯拉朽的经典远射完成了该届世界杯首粒进球。遗憾的是,这届世界杯最终属于地中海一样的蓝色意大利,但是拉姆依然凭借出色表现入选国际足联公布的23人最佳阵容。

自此,拉姆在国家队开始承担更高责任。来到2008年决赛,德国战车再度杀入最终决赛,可惜拉姆的防守失误让西班牙前锋托雷斯完成了唯一进球,而这似乎也成为拉姆在诸多球迷心中的污点。殊不知,当时的拉姆是带伤拼搏直至中场休息,而当比赛来到下半场,留在休息室内的拉姆回想起球队的丢球及不佳氛围,独自一人默默痛哭至比赛结束。

眼泪,往往意味着一个男人的成长。2010年世界杯前,巴拉克的伤退让拉姆接过了国家队的队长袖标。在这支才华横溢的年轻球队中,拉姆迅速用他的人格魅力和辛勤付出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并成为新一代德国战车令人信服的领航者。“我努力发挥我的影响力,和每个人讨论技战术,帮助年轻球员尽快融入,处理其他的一切,并对此投入了所有精力。”于是在青年风暴中,拉姆带领德国队开始进入最好的时光。

这是德国足球开始觉醒的时刻,只是时年的拜仁就像此前的德国足球,依然处于低潮期:不仅在欧战处处碰壁,还曾一度无缘赛场。2009年,深感忧虑的拉姆在接受《南德意志报》访时公开表达了对俱乐部的痛心:“如果要衡量拜仁和曼联、巴萨这样球队的差距,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自己的足球哲学和理念。各豪门都有传统战术系统,但是拜仁却不是如此。”

拉姆的发言无疑让拜仁高层震惊,并开出了俱乐部史上最高罚单。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若不是对拜仁深深的爱,拉姆怎会公开表达自己的心声?“我在慕尼黑成长,拜仁就是我的一切,所以我才开口这样说。我希望我们是一支在欧洲舞台有所作为的球队。”最终,拉姆的行为收到了美好结果:拜仁高层开始审视自己,并拉近了与拉姆的距离,一场矛盾却成为了拜仁转折的生机。

拉姆在自传中回忆:“董事会要求我去解释自己的言论,我当时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脑子一片空白。此时,赫内斯说收到了一瓶上好白兰地,于是我们开始聊起白兰地,他还说以后要找机会喝一杯。‘不过处罚决定已做出’,赫内斯和蔼地说。”后来的故事充满温馨,拉姆承认错误,而当巴萨曼联趁机求购时,他直接替俱乐部表达了拒绝。“当时的确有球队对我感兴趣,但拜仁是我的家,我确信我们将走上正轨,我只愿和拜仁一起夺得而不是其他球队。”

就是这样,凭借对拜仁的挚爱与忠诚,拉姆逐渐成长为拜仁领袖,并接过了队长袖标,而拜仁也自此开启复苏之路……时至今日,当回顾拉姆在职业生涯巅峰期却选择功成身退,或许所有球迷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缘由:他不忍心让拜仁球迷看到自己的凋零,他只是渴望把职业生涯最好的时光全部留给拜仁。

荣誉巅峰:亲手举起奖杯和世界杯!

来到2011-12赛季,已经转为右后卫的拉姆首度以队长身份带领拜仁征战。然而赛季尚未开始,前队长卡恩却提出质疑:“这个队长太内敛了,拜仁目前群龙无首。”对此,拉姆一笑而过,而主帅海因克斯则明确:“在我看来,队长没必要总在场上大声咆哮。拉姆在场上是比较内敛,但他说的话却很有分量。性格决定他与卡恩或埃芬博格不同,但是他的能量、他的毅力对球队的影响更为重大。”

海因克斯是正确的!看上去,那是注定不属于拜仁的一个赛季,在国内赛场连续被多特痛击后,拜仁又在安联球场倒在了决赛。不过,正是这场刻骨铭心的失败,为世界足坛留下了一个伟大瞬间——当德罗巴完成制胜点球后,在场的拜仁球员纷纷瘫倒在地,唯独拉姆依然坚定地屹立在球场上,始终未向命运屈服。因为他知道,他是拜仁的队长,他绝不能倒下……

是的,拜仁没有倒下,因为他们的队长没有倒下。

进入2012-13赛季,痛定思痛的拜仁再度起航。小组赛面对不利开局(客场意外负于鲍里索夫),回到主场的拜仁随即6-1血洗里尔,而拉姆更是完成了助攻“帽子戏法”。自此,拜仁在多线战场开启摧枯拉朽的表现,直至拉姆一次又一次举起冠军奖杯。“拜仁从来不会一蹶不振,而是将悲伤转化成了动力,这就是我们成功的关键。我们始终未曾忘记在慕尼黑失利的情景,最终在伦敦让一切都转变为了美景。”

仅仅一年时间,从“三亚王”到“三冠王”,拜仁告别耻辱走向了辉煌。或许,正是在队长拉姆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拜仁的精神——这是失败苦痛后燃起的昂扬斗志,这是不屈意志下唤醒的坚韧不拔,这是追求成功中激发的舍我其谁,这更是拜仁球迷为之自豪的伟大所在,更是“MIA SAN MIA”响彻云霄的 历史 永恒。

对于拉姆而言,拜仁的成功只是一个脚步,他的力量还存在于另一个舞台。2013年,拜仁进入瓜迪奥拉时代。在瓜帅的设计中,这位“世界上最聪明的球员”在后腰位置开始展现更为成熟的角色。2014年巴西世界杯,再度带队出征的拉姆无论初期在后腰位置,还是后期在边卫位置均拿出了世界级表现,而上天没有再次忽略崛起的德意志战车,让大力神杯时隔24年后再度回到了德国人的怀抱。

两年间,作为队长的拉姆,先后举起了世界足坛最为重要的两座奖杯——那个矮小的身影,最终作为队长站上了世界之巅!前拜仁主帅瓜迪奥拉称赞:“在拜仁三个赛季,我从没看到拉姆踢过一场糟糕比赛。”拜仁名宿绍尔更是评价:“在拉姆的职业生涯中70%的表现一流,剩下的30%更是世界级。在德国足坛,他完全可以与贝肯鲍尔、盖德-穆勒、马特乌斯这些伟大球星齐名。”

1座世界杯、1座冠军杯、1座欧超杯、1座世俱杯,还有8次德甲、6次德国杯以及3次德超杯的殊荣,这就是拉姆职业生涯迄今取得的傲人成就。更令人敬佩的是,作为德国与拜仁的双料队长,他向我们展示了德国足球不只是力量与铁血,坚韧与不屈才是日耳曼足球的精髓;而他低调却聪慧,内敛却坚强的形象,以一种榜样力量引领球队前进,向全世界诠释了拜仁和德国足球的真正精髓。

球场楷模:拉姆几乎把每件事都做到完美!

不能否认,与拜仁前任队长“老虎”埃芬博格、“狮王”卡恩等硬汉相比,拉姆看上去显得格外渺小,而国内拜仁球迷更是在“松鼠”的绰号之外称他们的队长为“队短”。但是,拉姆的身影欺骗了所有人,这个看似矮小的身体中其实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他不仅包含着德国人固有的严谨与认真,并且磨砺出更高的守责与担当。

回顾南非世界杯后,关于拉姆与巴拉克的队长之争一度甚嚣尘上,最终无论是主教练勒夫,还是领队比埃尔霍夫都站在了拉姆一边。勒夫曾回忆:“作为队长,拉姆为国家队付出了一切,他总是第一个参加训练最后一个离开。对我来说,他已不仅仅是核心球员……”最终的事实证明,这是勒夫和比埃尔霍夫的正确选择。

不仅如此,拉姆在升任拜仁队长时同样受到质疑,但他总用坚定姿态以展现领袖才华。“我有着自己的领导风格,那就是每天都要全力以赴。每次训练、每场比赛都要做到如此,从而带动全队力量。”于是我们看到,看似渺小实则巨大的拉姆总是以身作则展现示范,坚决捍卫每位主帅尊严,无论是老将还是新秀均能打成一片。不仅如此,他还会到球队青训营分享成长经验,会在队友住院时亲自到场送上祝福。

虽然渺小但是努力,虽然内敛但是坚定,虽然低调但是担当……不难理解,这位身高仅170cm的球员是如何凭借自身努力成长为顶级后卫,这位充满智慧的球员是如何在对抗激烈的赛场总是无法逾越,这位从未屈服的球员是如何在队友纷纷倒地时依然屹立于球场之上。诚如拉姆在2012年失败赛季后所发出的心声:“这些伤痛、这些泪水,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拉姆不仅是优秀球员,更是绝对的球场楷模。”这是前德国足协尼尔斯巴赫给予拉姆的最高评价。其实,这并非恭维之词,对于每位真正了解拉姆的人来说,这正是最佳定位——他对完美近乎苛刻的追求,对自己毫无松懈的要求,对责任尽心尽力的承担,早已超出常人境界。董事会鲁梅尼格评价,“拉姆是格外认真的人,他几乎把每件事情都做到了完美。”

在追求完美和涅槃的过程中,拉姆令人敬佩的不仅是他的球技,还有他的人品。在15年职业生涯中,拉姆没有吃到一张红牌。这对后卫球员而言,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伟大成就。同时,拉姆还积极投身各项 社会 公益活动以展现 社会 责任。早在2007年,他就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并亲力亲为的参与各项工作。“我始终提醒自己,菲利普,你必须做些什么。你有义务,也有能力去努力帮助那些迫切需要帮助的人。”

多年来,拉姆基金会为德国和非洲地区残疾儿童和青年提供了巨大帮助,连前德国总统赫尔佐格也一度参与其中,这让拉姆在2014年被授予了巴伐利亚州奖章。在拉姆公布退役的消息时,国际红十字会甚至在社交媒体公开感谢拉姆多年来所做出的积极贡献。“无论是球场内还是球场外,拉姆都是一位完美的足球运动员,他将会作为德国 历史 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而被人们永远铭记。”这是施魏因斯泰格对自己好友的至高评价。

结语:急流勇退,成就!

2014年世界杯后,拉姆出乎意料的宣布退出国家队;3年后,他又在合同尚未到期时宣布退役。对此,拉姆解释:“多年来,我总是检讨和质问自己:训练的表现怎样?自己的感觉如何?我是否可以拿出最佳表现,并在训练场上成为年轻球员的榜样?作为队长,时刻保持高水准的表现是重要的事情。我心里非常明确,当我无法再维系时绝对不能在此强留。此时的我意识到,自己很难在本季结束后做到这一点了。”

于是,拉姆选择在33岁时急流勇退,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巅峰时刻画上了圆满句点。这,就是拉姆的伟大:他充满了对球队的绝对忠诚,充满了对职责的无限付出,充满了对困境的绝不屈服,充满了对荣耀的无限渴望,充满了对人品的无限崇尚,充满了对自己的完美追求。

最终,在2017年5月20日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他露出一个更为明媚的笑容,接过画像和花束,再度举起德甲奖盘,在好友阿隆索的相拥下留下经典瞬间,随即向我们挥一挥手,然后以球员身份最后一次走下安联球场的球员通道——就如15年前首次代表拜仁一线队亮相的那个璀璨新星!

You arrived as a defender. You lee as a legend!

●"铁头"比利

2002年的春天,前凯尔特人巨星比利·麦克费尔目光呆滞地坐在法庭上,面对著苏格兰最高法庭的法官们,这个嘴唇蠕动、手足颤抖的老头年逾七旬,早已不是1957年那个横刀立马,笑傲苏格兰足坛的强力中锋了。"铁头"比利曾经在凯尔特人队联赛杯决战7比1大胜流浪者队的比赛中顶入三球,如今的比利却连说话都困难,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症。

10年来,比利的衰老速度比同龄人高出许多倍。他和家人都确信,17年职业球员的生活,无数次用脑袋去冲顶高速传来的皮球,是他大脑萎缩、生理功能退化、出现阿尔茨海默氏症( ALZHEIMER, 早老性痴呆病)的原因。他的律师认为,麦克费尔至少应该得到每周70英镑的补助,因为英国法律规定,从业人员如果因为工作导致身体疾病,终身可以享受这种社会待遇。

但"铁头"比利代表的,却是一个将可能给职业足球带来大地震的案例。两个法庭先后驳回了他的上诉,比利和家人都不甘心,一直上诉到苏格兰最高法庭。

比利并不是第一个试图证明职业足球对球员有著终身伤害的球员,有许多退役的职业球员都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证明生理的残疾或疾病是因从事足球这项职业产生的,应该在退役后能享受社会待遇。从二战前到2002年,先后有60多起职业球员诉讼案,或是膝盖、或是臀部、或是腿部残疾以及其他疾病。他们要求法庭明确他们的伤病属于工伤性质,应该得到社会中对工伤人士照顾的权利,然而每宗诉讼都被无情驳回。"铁头"比利则比这些先行者更具代表性,起诉内容也更加明确。比利的律师和医生都认定,长期用头顶球,是比利在中年后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原因,比利只是许多在这种疾病中承受煎熬的前职业球员中的一员。

在英国足球漫长的历史中,经典头球破门的实例不知凡几;英国足球在防守中最典型的例子,也是中后卫用头部将敌人的来球勇猛地破解。勇猛坚毅的英国足球是不能缺少头球的,大开大合、梨庭扫穴的英式足球,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靠一个个死士用头顶出来的。然而从最浅显的医学观点观察,一个人的头部,如果长时期反复跟高速运行的固体发生猛烈碰撞,头部精微细密的各种器官不受到损伤,简直是不可想像的事情。可是当比利在退役20年后开始垂下他的"铁头"时,没有几个人愿意承认,这是足球带来的祸害。

●职业足球是病根?

前爱尔兰国家队的约翰尼·凯里是英国足球另一个史诗般的人物。二战后,他成了曼联队队长,带领"红魔"在1948年夺取足总杯,1952年成为当时英甲冠军,为巴斯比的曼联王朝打下了基础。近半个世纪过后,凯里的遗孀玛格丽特居住在利物浦以北一个安静的公寓里,凯里的辉煌岁月不是她生活中凭吊的内容,凯里生命中最后几年的痛苦,将永远像恶梦一样折磨这位老妪。

"我跟他相识时,他只有19岁。他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有活力、最和善的人,我从来没有听他抱怨过,即便他后来得了阿尔茨海默氏症。"玛格丽特垂泪诉说。1990年,阿尔茨海默氏症在凯里身上显现。"他开始为一些很愚蠢的琐事担心。像下车之后是否锁了车门,阳台究竟有几扇窗户没打开等等。我后来不让他开车,结果这成了我和他之间最不愉快的争执。"

凯里的身体急剧恶化,他会半夜起身梦游,然后找不到回家的路。一个护理院成了曼联英雄生命终结的地方。1995年,凯里在护理院病亡。他的去世并没有引来许多人关注,冷暖无情的足球世界,是不会去缅怀一个迟暮英雄的。只有当同样的故事发生在前曼城和英格兰队主教练乔·墨瑟身上,并且有一个利物浦医生出头打抱不平时,人们才意识到有这么多足球英雄在阿尔茨海默氏症中郁郁辞世。

老医生约翰·罗兰德斯是利物浦郊外一个医疗中心的主任,"我从80年代末开始研究老年

痴呆症和职业足球的关系,当时我的朋友乔·墨瑟病了。就在墨瑟去世时,他的妻子诺拉

突然发现,自己在一年中参加了许多墨瑟身前朋友的葬礼,这些人许多身前患有和墨瑟一样的老年痴呆症。我开始意识到,职业足球也许是病根,至少是这一群职业足球圈中人的病根。"

●隐藏的凶手

罗兰德斯还有一位前职业球员朋友,吉奥夫·顿汀曼,同样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此人在50年代曾效力利物浦,退役后是利物浦的总球探,至今仍生活在利物浦。每个下午,顿汀曼都要出门散步,没有一天他能找到回家的路。表面上此人显得神奕奕,可他无法集中自己的精神。当一家电视制作公司2002年为了利物浦历史记录片访他时,顿汀曼只能说出这样一席话:"我这辈子碰到过很多问题,但这肯定是最严重的,自从我得了阿尔茨海默氏症……"

顿汀曼的记忆全都保存在妻子为他保留的工作手册上。担任"红军"球探长达16年的他,在笔记本上记录过这样的字句:"约翰·托沙克……表现优异,视野开阔,潜力十足,值得继续观察……"顿汀曼为利物浦挖掘了菲尔·尼尔、托沙克、基冈、雷·克莱门斯等巨星。利物浦人都知道他是一个眼光独到的优秀球探,但现在碰到他,如果不知道其人背景,十有八九会认为老年痴呆症已经把这个身形高大的老人折磨成了白痴。

顿汀曼刚开始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时,人们都以为是长年酗酒的结果。英国足球从诞生开始,就跟酒精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系,旺热不喝酒,赛后不跟弗格森推杯换盏,竟成了苏格兰人攻击他的理由之一。然而顿汀曼并不是好酒之人,这更让他自己和家人困惑。设未来某天,加斯科因和布赖恩·罗布森患上了老年痴呆症,都会说这是酗酒的结果。顿汀曼和他们的生活习俗完全不同,但他也要忍受著老年痴呆症的痛苦,大脑在一天天变空,直到他停止呼吸那一刻。

患病后的顿汀曼没有任何时间观念,他可以淩晨3点起床,有条不紊地洗漱剃须。更可怕的是,他经常半夜醒来,推醒妻子,满眼迷茫地问一句:"你是谁?"这可是和他结发46年的妻子!

老朋友罗兰德斯把顿汀曼送到利物浦大学医学院的神经科专家马克·杜兰处问症,杜兰是英国著名的脑科专家。同时罗兰德斯提醒杜兰,要他留意观察退役职业球员的老年痴呆症发病率是否高于普通人群。两位医生开始制订了一项,追踪55岁到70岁的前职业球员,就在他们准备开始工作时,英国足球历史上的大名帅鲍勃·佩斯利病逝,罗兰德斯的又增添了一项新内容。

佩斯利1996年病逝时,受阿尔茨海默氏症折磨已有6年。然而在罗兰德斯的统计中,凯里、佩斯利和墨瑟还不是仅有的几位因老年痴呆症辞世的前职业球员。两利物浦医生发现,在他们的目标年龄范围内,有35位前职业球员因老年痴呆症或类似病症逝世。更可怕的是,他们并不是触及此领域唯一的医学人士。

●可怕的研究结果

1989年,挪威医生就对69名足球运动员进行过检查。在脑部测试中,发现这些大脑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功能性障碍,很有可能是因为连续的脑部创伤引发了神经类疾病。3年后,奥斯陆的医生们又对37名前挪威国脚进行了统一测试,研究范围更加细化:用心理学方式来研究这些有过脑部创伤的人。研究结果令人目瞪口呆:"……81%的球员存在中度到严重的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和分析能力下降的问题。这意味著,脑部有著长期的功能性残疾,很有可能是长期用头部顶球累积形成的结果。我们可以由此推断,顶球时对脑部形成的撞击,跟其他环境下病人遭受的脑部撞击结果相同,都会形成同样的病症……"

同样的研究在美国也有。1995年,麻省理工大学医学院的调查显示,使用头球次数较队友高出10倍的球员,智商水平明显低于队友。美国人还对这些顶球者做了记忆力、注意力和判断力方面的检测,结论跟挪威人相同。

1999年,荷兰神经学家们对荷兰5个甲级俱乐部的53名球员进行了检测,然后将结果跟27位非身体接触运动中的运动员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职业球员的记忆力、能力和视野都要低于非身体接触运动员的水准。根据荷兰人的研究报告,一个职业球员参加300场职业联赛,至少在比赛中顶球2000次,而皮球运行的最高时速接近每小时160公里。神经学家们分析道,顶球对脑部形成的创伤,远较拳击选手在比赛中头部中拳轻,可是顶球对脑部形成的危害,应该成为社会共识--这绝对是对人体有著严重危害的动作。

正规足球比赛用球重量定位在396-454克之间。近几届世界杯,球越来越轻了,然而顶球的危害并没有降低。贝克汉姆创造了英超比赛最快球速的纪录:每小时158公里。曼彻斯特理工大学教授雷德对皮球对头盖骨的冲击做了分析,他认为盖德冲撞精确系数(GADDSEVERITY INDEX)是测量这种冲击力度的科学依据。

盖德系数常被用在汽车冲撞测量当中,该系数达到1000,将意味著对成年体形成极其严重的创伤。贝克汉姆在19年对切尔西时的射门球速,如果当时球碰到某个球员身上,形成的冲撞系数将是500。"任何对脑部的撞击,都将在头盖骨和脑内形成冲击波,"雷德分析道,"这些波纹会挤压大脑,导致物理结构变形。当这些波纹接触到后脑部分时,还会形成一股回旋波纹,继续影响脑内结构。"

因此雷德认为,一脚变向的传球如果从侧面擦过球员脑部,形成的危害可能更大,"因为这种撞击不但会形成对脑部的撞击和挤压,还可能导致脑部和头盖骨之间部分软组织的破损。"

到2001年,各国不同调查结果逐渐让足球界人士意识到了头球的危害,可是职业足球圈并没有因这些研究而受到震动。1996年,就有过利物浦医生组织"神经元96"的活动,希望随著1996年一道,筹集更多研究基金,但是杜兰和罗兰德斯没能从英国足球界得到丝毫资助。

●一个不能公布的秘密

罗兰德斯给许多英超俱乐部写过求助信,说明这项活动是为了帮助职业足球,但最终只得到了诺丁汉森林队的回信:"请到球员工会去寻找帮助。"罗兰德斯无从选择,只好依计而行。球员工会倒显示了一些热情,愿意提供基金所需款项一半的钱,然而这项捐助最终也是流产。罗兰德斯还找过一些医药公司,答复自然更让他失望。时至今日,罗兰德斯和杜兰制订的研究在书架上陈列了7年,老医生还在寻找著第一个资助者。

与此同时,球员工会在曼彻斯特的总部里,哥顿·泰勒的桌上也摆放著一大堆跟头球危害球员相关的报告。泰勒的解释相当圆滑,他承认球员们都知道头球的危害,然而这种危害"可能被人夸大";既然正在踢球的球员自己不来抱怨,球员工会也没有义务去投资这项研究。

"我们准备建立一个一次性解决问题的研究基金,"泰勒在2003年1月对BBC5台的记者说,"明确头球对人体的危害究竟是一种潜在的可能,还是事实。现在学术界对这种危害都没有完全定性,以我们的能力,怎么可能完全相信某一种推论?只有进行全面的研究,才可能知道结果形成的原因,所以我们还得权衡介入此事的风险。"

泰勒的讲话完全是外交辞令,明眼人都知道他在搪塞。因为将老年痴呆症和职业足球联系起来,足球圈中都会遭殃,这台印钞机将出现一个不可修补的故障。所以任何将这种潜在的危险关系提出来的人,都将遭到职业足球圈人士最大程度的讥嘲。现布莱克本主教练索内斯在2002年秋天对罗兰德斯的研究作了这样的评判:

"看看30年前的足球赛吧,查尔顿头发都脱光了,顶的头球也不比别人少,现在呢?我看他脑子比我还清醒。按他们的理论,30年前的球比现在更重、吸水性更差,比赛打到下半时,球的重量比开赛时可能要多出1磅,可查尔顿还活得好好的。今天的球员不会认为,头球会让他们老年痴呆。这是一个笑话,医生吗,总是希望世界上的病症越多越好。"

这种轻蔑的说法当然是不正确的,可英格兰足总在2001年发表的一项声明却值得玩味:"……至今我们仍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在本地区的足球比赛中,有球员因顶球导致脑部伤病……"

只要足球运动存在一天,没有谁敢取缔头球,而且人们可以随意列举许多比足球对人体伤害严重得多的运动,像拳击。正如索内斯所言:"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也许足总所有人和每个俱乐部老板都知道头球对球员身体有危害,可是在既得利益面前,没有人会因为这么一个看似微小的危害,而提醒球员们注意,他们更不愿意因这样一个微小的危害,最终被迫承担他们自认为不应该承担的责任。头球对球员的伤害,竟然变成了职业足球圈大家噤若寒蝉的秘密,职业足球之功利,可见一斑。

一种新的医学发现,是大家都不谈头球伤害的新理由。科学家发现,许多人会被遗传一种名叫APO-E2的基因,这种基因将增加老年痴呆症患病率。在人群中,每25人中有1人带有该基因,所以老年痴呆症的遗传机率非常大,这也是让头球致病成为可笑秘密的新注释。

●微妙的逃避心理

英格兰足总接受新鲜事务的步伐并不算太慢。从1999年开始,该机构也有了自己的脑科专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利兹医生吉布森。吉布森认为,研究头球危害的问题,如果老是从退役球员身上著手,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他觉得针对现役年轻球员的研究也许更具价值。

"我们研究过此前各种头球危害的调查报告,虽然一些研究的手法未必完全科学,但这些证据肯定是在揭示一些问题。"吉布森的观点似乎比较开明,"问题在于,我们无法落实这些调查中的各种资料,更无法确定那些退役老球员的生活情况和生理背景,这样就没有人能断言:职业球员比普通人有更大可能性患上老年痴呆症!"

吉布森承认,他不会建议一个年轻人从事一项每年10个月不断用头承受各种冲撞的工作。但APO-E2基因的发现,使吉布森找到了回避职业足球跟老年痴呆症关系的理由。他的态度,就是英格兰足总的态度。这种"没有得到全部证据,就无法确定事实真相"的态度,是英美社会统一的思维形态,就像英美法系在一个嫌疑犯被确认犯罪前,从法律角度始终认定此人无罪一样。这种思维方式,表面上看去十分科学,但在时刻阻碍著对顶球危害的研究。当挪威人、荷兰人可以随意进入足球俱乐部研究这个科学问题时,罗兰德斯们在英国简直连提出这个问题的机会都没有。

对头球危害研究的态度,就能让人感觉到英国足球这个微妙的世界,设罗兰德斯有一天能跨进职业足球圈,名正言顺地研究这个问题,那么前提也是法律逼迫著英足总和俱乐部接受这种研究。足球在英国,乃至在世界各地,其实都是游离于法律边缘的特殊地带。邓肯·弗格森能在球场上用头去攻击对手,结果被长期停赛,而一个小流氓在街上用头去顶人,未必会受到法律制裁;罗伊·基恩两年前在球场上故意踢断对手的腿,如果他不是在自传里还提及此事,谁还会去管这事?倘或一个人在大街上踢断了别人的腿,在一个法制社会里,他是逃不脱牢狱之灾的。现代足球真正被法律冲击,还是从博斯曼法案开始。

记者就此事专门请教过一位研究劳工法的伦敦律师理查德·格拉斯,他对此事的分析相当有趣:"如果确定头球对球员危害,跟其他行业的工伤类似,那么球员在退役后可能会对俱乐部提出长期的索赔,甚至对足球管理部门提出赔偿要求。这种赔偿的数额是无法估量的,而且对足球世界的结构将形成巨大影响。哈兰德被基恩踢断了腿,两年治不好,再也踢不了球,曼城队支付了他两年工资,然后给他一笔钱让他走人,这在足球世界里是仁至义尽的待遇。但是换个环境,哈兰德得让足球世界赔他一辈子。"

于是当权者、既得利益者选择了噤声和逃避,一代又一代的职业球员为了荣耀和金钱,一头扎进这个约定俗成的自我封闭圈子,头球危害?谁还会去理会,进两个头球,增添进国家队和加工资的砝码,才是最重要的。

●是掘墓还是悖论?

大多数关于头球和老年痴呆症的讨论、调查,并没有让当事人感到切肤之痛。一方面是在英国足球界,这种耸听危言无法流传;另一方面也因?球员自身的置若罔闻。这意味著绝?j部分球员,包括新近退役的托尼·亚当斯,都对此事知之寥寥。"我在阿森纳效力近20年,"亚当斯和记者聊天时提到,"一直是个中后卫,这可能是使用头球最多的位置。"

对于头球和老年痴呆症的关系,亚当斯有些担心。不过他更担心的是,人们对这种关系的关注。"对于一个职业球员来说,一切都很危险,你不知道什么动作会造成严重伤害。皮雷去年受伤,并不是对手踢伤了他。因此,任何存在危害性质的事情,都值得研究。然而球员都知道,只要踢球,你就可能受各种伤。我们都知道老一辈的球员膝盖和臀部比正常人要糟糕得多,但是因为这种潜在的危险你就不踢球了?"

头球和老年痴呆症的关系,仍然是学术范围的研究课题,至今无法得出定论,但对于这种潜在关系的一些研究又让人为之震惊。"铁头"比尔能不能得到自己的工伤补偿,到现在还是桩悬案,不过全球范围内,仍然有著许多人在研究这个课题。即便索内斯会用侮辱性口吻来讥嘲研究者,越来越多的人会更严肃地面对这个问题。

倘若这层关系得到落实,罗兰德斯们能拿出确凿证据,即便职业球员自己愿意承担足球带来的风险,各俱乐部和英国足球的管理机构,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对此事不闻不问了。只要一个退役球员的官司获胜,老年痴呆症和头球有关,俱乐部和英格兰足总将要面对的,不会仅仅是赔偿问题,整个足球世界也许都会为之改变。博斯曼一个小官司,改变了世界足球的面貌。

因此罗兰德斯们的研究,对足球圈内人来说,有著神秘而恐怖的意味。有没有可能未来的足球禁止头球?官方脑科大夫吉布森认为这是一种悖论:"你只能想象,除非有人能拿出真凭实据来。在科学研究中,没有百分之百的事实,所有的问题,都要分不同环境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吉布森也有推搪的嫌疑,倒是曼城队的训练师罗伯·哈里斯的态度更现实一些。他对记者说道:"这个问题迟早会得出研究结果的,与其让圈外人去试探,不如自己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圈外人的研究,总是拿足球运动员和非足球运动员进行对比,这种对比方式本身就存在问题。而且我们都知道,英国足球当中,酗酒是个普遍问题,许多球员,特别是在他们退役后,都会变成十足的酒徒。酗酒跟老年痴呆症的关系,现在是已经得到了科学证实的事实,我们有必要对现役球员做调查,或者做将守门员和中后卫对比这一类研究,得出的结果肯定会更具有科学性。"

言之谆谆,而听者藐藐。罗兰德斯还在寻找他的资助人,足总和球员工会仍然在漠视"铁头"比利的官司进展,头球是不是恶梦,变成了一个交给时间解决的问题。矿工可以因为工伤,在法庭得到和雇主的赔偿,而职业球员无法因为老年痴呆症,寻找可能的病因。职业足球,至少在英国,仍然是一个无法无天的独特世界。

足球运动员在赛场上头部冲撞常年累积,经常会导致各种潜在的病症在进入中老年后爆发。据大学合作项目最新研究资料表明,在五十岁以后,前足球球员痴呆的得病率会是同龄人的五倍。30岁至49岁间足球球员痴呆率为1.9%,为同龄人的19倍。另一组数据则能更好的体现橄榄球运动员得老年痴呆症的危险:30岁至49岁间,正常人患老年痴呆症的人数为1000人中产生1个;而足球球员则是53人中产生1人。波士顿大学学者对足球防守和进攻端的球员们的最新调查,让他们产生了新的研究课题:危险系数不及脑震荡的冲撞与慢性创伤脑部病变及球员老年痴呆的关系。现在球员及教练普遍认为,在危险性较低的一般脑部冲撞后,不需诊断及治疗,球员能凭借自身调节自动恢复,从而导致部分球员失去了轻微脑震荡后最佳的治疗时机,或者加剧了原本并无大碍的脑部创伤。